推广 热搜:

甘肃宁正矿区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及注浆控水技术研究项目招标公告

   日期:2025-08-21     浏览:0    
核心提示:宁正矿区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及注浆控水技术研究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
 宁正矿区煤层开采覆岩裂隙发育及注浆控水技术研究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

2. 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解决宁正矿区顶板巨厚洛河组砂岩含水层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影响,研究灾害多物理场耦合与致灾机理,研究矿井工作面回采后裂隙发育场、渗流场高精度现场实测技术,采用“二宽一高”三维地震勘探、高精度电法或电磁法类等综合精细探测技术,对回采中的工作面顶板覆岩进行探测,查明顶板覆岩采前、采后裂隙演变规律及富水性,结合数值模拟成果,为全时域煤层覆岩注浆选择合适的注浆层位提供依据,同时利用数值模拟等室内研究方法开展采后注浆效果模拟分析、开展不同注浆层位及注浆方式的注浆效果模拟分析,最终针对新庄煤矿、核桃峪煤矿提出形成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多级协同控水方案,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2.2招标范围

在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开展采动覆岩裂隙场、渗流场分布特征及顶板充水结构模式,明确多场耦合作用下巨厚砂岩顶板致灾机理,提出不同时域煤矿采动覆岩注浆控制减水技术研究工作。

具体采购内容如下:

(一)覆岩原生与采动裂隙场、渗流场探查及充水结构模式研究

针对核桃峪煤矿2803工作面、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开采后,覆岩破坏受到二次采动影响,导水裂隙二次发育等情况,并结合矿井以往开展的相关工作,研究采煤工作面顶板覆岩原生地层结构、裂隙发育区、水文地质条件与采动覆岩结构破坏情况及其水文地质变化特征,如时空发育形态、规模、内部变形结构、裂隙场特征、富水性情况,为顶板覆岩采动破坏“三带”发育研究和控水方案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和参数,形成适用于核桃峪煤矿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及方法。

(1)工作面顶板覆岩采前原生裂隙场及富水性综合精细探测技术研究

开展三维地震与地面电法联合(反演)探测并与钻探相配合的精细探查技术研究,开展顶板覆岩采前原生裂隙场及富水性探测技术试验,并配套部署地质钻孔,开展相关取芯、抽水试验、岩石物理力学试验、孔中窥视、测井等综合地质研究,测试分析岩矿组分、弹性、电性等覆岩基础岩石物理特征和参数,查清覆岩岩层分布、埋深、构造、沉积、水文等地质赋存特征、规律和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物性参数以及裂隙发育区和富水异常区分布。从矿区内覆岩地层三维构造特征、沉积体系、成岩作用、地层不整合等方面入手,分析覆岩岩性组合、物性特征及采煤工作面顶板含水层相关区域的原生裂隙及富水性分布规律。

(2)工作面顶板覆岩采中、采后扰动裂隙场及富水性综合精细探测技术研究

为了精准高效开展控水工作,首先需要查明工作面顶板覆岩采中、采后地质条件演变和裂隙场及富水性。研究并利用地面高精度电法、地面瞬变电磁等物探手段进行联合探测技术,结合“三带”地质探查钻孔,结合矿井采掘接续情况,查清地下水水位、流速、流向等流场演变规律,确定区域性流场特征。暂定开展核桃峪煤矿2803、2804工作面、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顶板“三带”及其裂隙发育情况、裂隙富水性等探测(具体工作面以实际为准),刻画工作面顶板采动裂隙三维空间场。同时建立回采工作面顶板覆岩采后裂隙场及富水性全方位综合立体探测技术及方法。

(3)矿井涌水机理、规律和充水结构研究

基于上述成果,结合分析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核桃峪煤矿2803、2804工作面(具体工作面以实际为准)回采期间的矿井涌水量、水文观测孔、富水异常区、水化学监测等水文地质资料,分析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综放条件下矿井涌水机理、涌水模式及矿井水涌水量的主控因素,并采取涌水水样,通过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大数据等新型智能技术分析矿井水来源,建立矿井水源快速识别模型,以便快速识别矿井涌水水源。研究不同回采条件下,不同富水性区域影响下,各工作面涌水与含水层之间的关系,分析采后覆岩含水层、隔水层、裂隙场及其富水情况,确定采动后不同时期和扰动条件下,矿井涌水的主要来源,建立两矿目前状态矿井充水结构及补给方式,明确核桃峪煤矿矿井涌水机理、规律。

(4)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动态监测分析

物探、钻探探测成果为初始条件,结合微震、矿压、地下水动态监测、矿井涌水量等数据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分析,对覆岩破坏过程、地下水渗流场演化规律进行动态监测。

(二)采动覆岩应力-裂隙-渗流三场耦合时空演变规律及其致灾机理

(1)工作面采后顶板覆岩结构破坏及水文地质特征与规律研究

煤层开采洛河组含水层渗流规律理论分析。建立新庄煤矿洛河组下段受导水裂隙带影响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分析边界条件和含水层局部受扰动后水文地质参数变化情况,模拟洛河组含水层流场变化与渗流特征,分析不同层位水位动态。

基于前述导水裂隙和富水性实测成果,结合煤层开采洛河组含水层渗流规律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以核桃峪煤矿2803、2804工作面和新庄1802工作面(具体工作面以实际为准)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固耦合数值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采动覆岩裂隙演化规律及分布,分析工作面煤层不同起伏情况时地下水流场回采期间演变规律和汇水储水空间特点,研究基岩含水层未受导高影响段的垂向入渗特征和受导高影响段水平渗流规律,揭示上覆岩体破碎后渗流场分布情况,反演工作面全过程全周期回采覆岩运移、导水裂隙场、渗流场动态发育特征,得到涌水模式、涌水量分布等,提出巨厚砂岩含水层涌水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多层位顶板水力压裂下覆岩采动破坏及涌水规律研究

1)顶板原岩结构、裂隙发育特征研究

顶板原岩结构、裂隙发育对水害防治至关重要,尤其在顶板巨厚洛河组含水层下开展水力压裂工程,必须精细解剖研究区顶板结构、天然裂隙系统,从水害防治的角度分析水力压裂对顶板巨厚砂岩含水层的影响,研究水力压裂作用下工作面涌水规律。

2)水力压裂过程应力扰动及重分布规律

针对核桃峪煤矿2803工作面(具体工作面以实际为准)实施的水力压裂区域,分析水力压裂对导水裂隙带发育的影响、应力分布规律,采用全耦合流体力学三维离散元方法,模拟水力压裂作用下岩体初次扰动下应力分布规律及回采过程中顶板重复扰动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3)复合多灾协同防治技术

将水力压裂与顶板水害防治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压裂后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渗流场和应力场变化规律,探索冲击地压、水害治理协同治理技术,形成一套完整、准确的适合于大埋深厚煤层开采条件下的复合多灾协同防治技术体系。

(三)不同时域煤矿采动覆岩注浆控制减水关键技术研究

结合周边矿井开展的注浆工程实践情况,研究采前、采中、采后三种时空条件(时空选择以实际为准)下回采工作面控水、减水关键技术,结合实际工况,采用相应的注浆工艺、注浆材料对洛河组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实现减水开采的目的,根据探查成果,利用数值模拟等室内研究方法开展不同注浆方案的注浆效果模拟分析,形成不同时域煤矿采动覆岩注浆控制减水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论证。

(1)采前控水技术研究

针对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超前疏放水不经济、不安全,利用采前控水技术将顶板含水层改造,实现工作面安全开采。采前控水的核心原理是在采前从侧向或者垂向切断工作面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开展采前水害治理研究。

(2)采中控水技术研究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受到矿山压力的影响,研究采中岩层裂隙发育规律、地下水演化规律及采中注浆裂隙封堵控水技术,达到浆液可以进入到导水裂隙带中,又能沉浆等效果,可以实现对导水裂隙带、原生导水裂隙等导水通道的一次性封堵。

(3)采后控水技术研究

根据探查成果研究导水裂隙带基本力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特征、裂隙注浆充填扩散规律与机理研究及岩层裂隙带钻进成孔技术,开展采后注浆减水研究,利用数值模拟等室内研究方法开展采后注浆效果模拟分析、开展不同注浆层位及注浆方式的注浆效果模拟分析,最终形成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注浆控水方案。

(4)核桃峪煤矿与新庄煤矿多级协同控水开采示范研究

根据研究成果,比选不同注浆方案的优缺点及经济性,针对新庄煤矿、核桃峪煤矿研究试验区选择合适的注浆工艺、技术,提出新庄煤矿、核桃峪煤矿多级协同控水方案,并对其进行经济性分析论证。

2.3项目需达成的最终成果

(1)查明核桃峪煤矿2803、2804工作面、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覆岩原生裂隙及含水层富水性分布特征,得到顶板岩层原生裂隙及富水性分布规律、顶板岩层采动裂隙(包括优势方位及密度)及富水性演化规律、主要导水通道,形成原生-采动裂隙场与富水性立体探测技术,对裂隙场范围(摆动误差、尺度)探测误差≤5m,富水区域尺度不小于50m,富水体的摆动误差不大于30m,总结形成适用于宁正矿区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公式及方法。

(2)查明核桃峪煤矿2803、2804工作面、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采空区的形态、尺寸及位置(包括垮落带、裂缝带的形态、尺寸及位置)、煤层顶板含水层充水状态(不充水、全充水、半充水)、地下水水位分布、流速等富水性演化规律,确定区域性流场特征;

(3)查明核桃峪煤矿2803、2804工作面、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顶板水力压裂下覆岩采动破坏特征及顶板含水层涌水机理、水害演变规律;

(4)提出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顶板岩层采动应力-裂隙-渗流三场耦合时空演变规律,形成冲击地压与水害防治协同治理技术;

(5)形成巨厚砂岩顶板含水层开采多重协同控水技术体系,提出经济合理且可行的核桃峪煤矿、新庄煤矿全时域煤矿采动覆岩多级协同控水方案,实现治理区域减水率50%以上。

(6)提交提交新庄煤矿(1802工作面)覆岩裂隙场与富水性演化综合研究报告、核桃峪煤矿(2803工作面、2804工作面)覆岩裂隙场与富水性演化综合研究报告、核桃峪煤矿顶板导水裂隙实测报告、新庄煤矿和核桃峪煤矿全时域煤矿采动覆岩多级协同控水方案、项目总研究报告等各项专题成果报告。

(7)申请发明专利21项,授权发明专利21项(若1项发明专利未授权,则需3项发明专利受理,以此类推);发表2篇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申报企业标准1项;完成项目成果鉴定报奖等。

(8)提交项目完整的原始、过程与结果数据、资料、记录等以及其它委托人所要求的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资料、信息。

服务期:24个月。

范围:本招标项目划分为 1 个标段。

2.4其它说明:

投标人须完全配合招标人或满足招标人根据国家、甘肃省、华能集团以及本项目有关要求,提出的其他技术服务内容和功能效果、技术经济指标等。

在服务期间,投标人按招标人要求开展住现场或驻矿技术服务,根据现场实际与应用情况和招标人及业主单位要求,随时开展现场服务。

在服务期间,投标人按招标人要求提供两名技术服务人员(水害分析或隐蔽致灾因素分析方向),根据招标人要求,开展技术服务。

3. 投标人资格要求
3.1 通用资格条件

3.1.1 投标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合法注册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具有独立订立合同的权利。

3.1.2 投标人财务、信誉等方面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没有处于被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产、停业或进入破产程序;

(2) 没有处于行政主管部门系统内单位相关文件确认的禁止投标的范围和处罚期间内;

(3) 在信用中国网站近三年没有串通投标或骗取中标或严重违约处罚记录,没有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因其服务引起的重大及以上质量事故或重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4) 未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者严重违法企业名单;

(5) 未被最高人民法院在“信用中国”网站(www.creditchina.gov.cn)或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中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6) 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3.2 专用资格条件

3.2.1业绩要求:投标人自2020年1月1日起(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至少承担1项合同金额300万元(不含)以上的煤矿顶板水害防治相关项目,并提供业绩证明材料(见【业绩证明材料提供须知】)。

3.2.2项目负责人要求:

(1)拟派项目负责人具有地质类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并提供个人职称证书扫描件;

(2)提供2024年1月以来至少3个月本单位连续缴纳的社保证明。

(3)业绩要求:投标人自2020年1月1日起(以合同签订时间为准)至少承担1项合同金额300万元(不含)以上的煤矿顶板水害防治相关项目,并提供业绩证明材料(见【业绩证明材料提供须知】)。

3.2.3本项目不允许联合体投标。

【业绩证明材料提供须知】:业绩证明材料以投标文件里加盖公章的合同复印件及对应发票为准。①合同复印件须至少包含:合同首页、签订时间、签字盖 章页、能体现服务内容等关键页,否则视为无效业绩;②每份合同业绩须对应提供至少一张增值税发票(可以是阶段性收付款发票)扫描件,至少包含: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不含税金额,须清晰可查,否则按无效认定;发票在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增值税发票查验平台查询无结果的,按无 效认定。③项目负责人的业绩扫描件内,须能体现其为业绩合同的 项目负责人(或联系人),或提供投标人出具的验收证明、用户 证明、委任书等佐证材料,否则视为项目负责人的无效业绩。

4. 招标文件的获取
获取时间:从2025年8月20日9:00起至2025年8月27日17:00止。

欲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请联系办理供应商会员事宜,开通会员后根据招标公告的相应说明在线完成招标文件的购买!

为保证您能够顺利投标,具体要求及购买标书流程请联系 010-68818478

联系人:刘静

手机:13681557910 (微信同号)

邮箱:1490789738@q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2017752号-8
Powered By DESTOON